特種氣體(特氣)管路的五項測試通常包括壓力測試、氦檢漏測試、顆粒度分析、水分含量分析以及氧分含量分析。
這些測試是為了確保管路系統的安全性、密封性和氣體純度,滿足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制造的要求。以下是各測試的標準概述:
1. 保壓測試(壓力測試)
測試目的:驗證管道系統在設定的壓力下沒有泄漏點。
測試規則:測試壓力應為正常使用壓力的1.15倍或7至9公斤之間,持續時間至少0.5小時,觀察是否有壓降現象。
2. 氦檢漏測試
測試目的:檢測非常小的泄漏路徑,保證系統的密封性。
標準要求:對于高純度氣體,要求管道的漏率在每秒10^10立方厘米(cc)以下,一般情況下要求達到1.010^9 cc.atm/sec以上。
3. 顆粒度分析(Particle Analyzer)
測試目的:測量氣體中的顆粒物濃度,以避免對工藝流程的影響。
測試規格值:常見的監控范圍有0.1, 0.2, 0.3, 0.5, 1.0, 2.0, 3.0, 5.0微米(μm)。
4. 水分含量分析(Moisture Analyzer)
測試目的:控制氣體中的水分含量,防止與晶片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產品質量。
標準要求:含水量應降至50ppb(parts per billion,十億分之一)以下。
5. 氧分含量分析(Oxygen Analyzer)
測試目的:限制氣體中氧氣的含量,因為氧氣可能與硅材料反應生成二氧化硅,從而影響晶片厚度和質量。
標準要求:氧分含量應控制在0.05ppm(parts per million,百萬分之一)以下。
這些測試通常需要依據特定的技術規范進行,比如GB 506462011《特種氣體系統工程技術規范》等國家標準或其他行業標準。每個項目的具體實施步驟、條件和評判準則可能會因應用場景的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在實際操作中,還需要考慮溫度補償等因素,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。